编者按:
北京是全球具有世界文明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前史文明遗产,向世界诉说着城市的底蕴和内在,也彰明显中华文明的接连与连绵。中新社“东西问”特推出“京华文韵”系列,经过叙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先农坛、北京中轴线、大运河、首钢园等文明遗产的发现、研讨、维护和展开故事,从中领会这座前史文明名城的古都风味,感知中华文明的厚度与温度。敬请垂注。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题:从周口店遗址可窥视人类来历的哪些隐秘?
——专访北京市考古研讨院院长郭京宁
中新社记者 杜燕 徐婧
坐落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遗址,以“地质演化、生物进化、人类来历”三位一体的杰出价值闻名于世,深藏人类演化的奥妙。从50万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20万年前至10万年前的前期智人“新洞人”、3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山顶洞人”,周口店遗址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一起期考古效果最丰盛、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古人类遗址,为人类进化理论供给了有力实证。
中新社“东西问”近来专访北京市考古研讨院院长郭京宁,畅谈中外学者百余年来怎么在此遗址上探寻“咱们从哪里来”的生命出题。
视频:【东西问】郭京宁:从周口店遗址可窥视人类来历的哪些隐秘?来历:我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周口店遗址是怎么被开掘的?对我国甚至世界而言有何重要含义?
郭京宁:“咱们从哪里来”,是人类自古以来一向思索的问题之一。在南非、东非发现了距今约180万年的直立人。在我国,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163万年的“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这些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我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盛的区域之一。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境内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
坐落北京市西南方向的周口店遗址,最为闻名的是第1地址,即“北京人”遗址。这里是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于1921年首要发现的,尔后又有许多中外闻名学者在该处进行考古开掘。
2023年6月,观众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观赏“北京人”恢复像。贾天勇 摄
提到安特生,他于1914年来华,在我国作业十余年。早在1918年,担任其时我国政府矿政参谋的安特生,曾到周口店进行调查,在鸡骨山(第6地址)的第四纪堆积中收集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1921年,安特生再次来到周口店,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Otto Zdansky)一起展开调查,在龙骨山(第1地址)开掘出第一颗“北京人”牙齿化石。1923年,师丹斯基再次对龙骨山进行开掘,找到一枚古人类的臼齿化石。
两枚牙齿化石震慑了学术界,这是其时我国甚至亚洲大陆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自此,这个震动世界的古人类种属被称为“北京人”。
1929年12月,其时年青的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担任周口店遗址的开掘,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颤动世界。惋惜的是,这一宝贵的头盖骨化石原生标本在抗战时期丢掉,至今下落不明。走运的是,年过花甲的裴文中于1966年对周口店遗址的再次开掘中,又发现了两块新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经过比对发现,居然能与曾丢掉的头盖骨化石拼合在一起。这成为现在已知现存仅有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原生标本。
1961年3月,周口店遗址被发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1987年12月,周口店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文明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3年6月,观众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观赏头盖骨模型。贾天勇 摄
中新社记者:周口店遗址的开掘怎么协助人类逐渐知道自己的先人?
郭京宁:周口店遗址地处华北平原和燕山山脉的接壤处,这里有足够水源、天然窟窿,以及适合的气候环境,为远古人类供给了抱负的栖息地。
考古发现“北京人”,在我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含义。
一方面,在周口店遗址,我国第一次体系地开掘到了古人类的化石。咱们可以看到,周口店遗址第1地址有清晰的地层堆积,层与层之间上下间隔缺乏两米,每层代表的地质年代彻底不同,其间相隔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时刻;有清晰的共生动物化石和日子遗存,包含用火痕迹、生存环境等。这些是许多其他零星化石地址远远不能比较的。
百余年来,周口店遗址开掘了距今70万年至50万年的“北京人”(直立人);距今大约10万年的“新洞人”(前期智人);距今4.2万年至3.8万年的“田园洞人”(晚期智人);距今3.4万年至2.7万年的“山顶洞人”(晚期智人)。
就在2023年7月,我国科研团队使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法,从遗址第15地址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这是继1973年第4地址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初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该发现为讨论我国古人类的演化形式供给极为重要和要害的标本资料。
2023年7月,我国科学院对外宣告,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讨所(古脊椎所)科研团队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15地址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我国科学院古脊椎所 供图
从直立人到智人,周口店遗址的开掘出现了完好的人类演化展开序列。20世纪20年代至今,遗址先后历经了数次较大规划的考古开掘进程,发现有27处地址有古生物化石或古人类化石,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代表50余个个别的直立人的骨骼化石。资料之丰盛,发现地址密度之大,在全球实属稀有。周口店遗址是世界古人类研讨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另一方面,周口店考古发现相当于确认了一个“参照物”,建立了古人类标本链条,为其他区域供给参照。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学者活跃探寻“咱们从哪里来”这个生命出题。比方,“爪哇人”化石开始发现于19世纪。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捆绑,加上没有文明遗物共生,一向到同阶段的周口店遗址“北京人”化石发现后,“爪哇人”才得到科学界公认。
在中外学者眼中,周口店遗址是享誉世界的学术圣地,是誉满天下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归纳研讨的基地,世界各国学者对周口店古人类的考古探究从未中止,让人类不断加深对自己先人的知道。
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沙盘展现北京人遗址考古现场。陈晓东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考古是怎样延伸前史轴线的?有哪些发现和研讨可以展现中华文明的前史?
郭京宁:北京作为人类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文明古都,前史悠长,遗存丰盛。可以说,百年来的考古发现,极大地延伸了北京在中华文明时刻轴里的前史主线,提升了北京在中华文明展开坐标中的位置,注释了北京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效果。
周口店遗址“北京人”的发现,是北京前史的最早初步。尔后百余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东胡林遗址发现了北京最早的陶器和前期培养粟和黍的遗存;夏商周时期的昌平张营遗址、丰台新宫遗址、平谷刘家河墓葬、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的西周琉璃河遗址等,一起构建了北京先秦时期的前史头绪。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北京区域从旧石器时代到各前史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可谓谱系序列连绵悠久。
不难看出,从开始发现人的活动前史到封建社会后期,北京的前史链条长且全,在国内其他城市很少见,在世界首都中也不多见。可以说,北京是最早迈入人类社会的首都之一,也是世界上人类活动前史最长的首都之一,其前史文明也是中华文明源源不绝的见证。
自1921年至今,北京对周口店遗址古人类的考古探究从未中止,对世界文明遗产的维护也从未连续。现在,随同行之有效的遗址维护和科学使用,周口店遗址已成为展开群众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及生态休闲的重要基地。
2014年5月,观众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观赏。玉龙 摄
依据已发布的《周口店遗址维护规划(2021-2035年)》,要依照“最小干涉”准则维护并连续遗址的前史信息及悉数价值;依照“一起缔造”准则,坚持遗址服务于群众,展现遗址维护使用在考古研讨、文物维护、科普推行、生态管理、城乡展开等方面的愿景与效果,构建服务群众的公共文明场所。一起,经过遗址维护展开归纳规划的拟定,指引世界古人类研讨中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的建造。
作为考古作业者,我以为,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文物研讨,才干讲好文物背面的故事;要做好文物的展现,才干让民众了解文物的价值内在;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外合作,加强北京区域与全球高校、科研单位的联合研讨,一起努力构成严重考古效果,推进中外文明交流、文明互鉴,不断丰盛与深化咱们对先人和前史的认知。(完)
受访者简介:
北京市考古研讨院院长郭京宁
郭京宁,现任北京市考古研讨院院长、研讨馆员,先后掌管或参加门头沟东胡林、房山琉璃河、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东城玉河和南水北调北京段、京沪高铁北京段、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多处古代遗址和严重工程的考古作业。出书《考古北京》《今世北京考古史话》《穿越皇城》等各类专著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