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2 点此:835次
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导
金秋丰盈季,村村有好戏。
好戏,既有看头、又有含义的戏,才称得上一出“好戏”。这不,赶在2023年我国丰盈节举行前夕,9月20日,雨后初霁,一场隆重的“村庄复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全体宣推活动发动典礼,在山东济南的“网红村”三涧溪村举行。
与从前不同的是,本年我国农人丰盈节全国主场活动,一个杰出的亮点便是初次建立了我国农人丰盈节主场活动视觉识别体系(VI),并创作了主题曲《和美村庄》。坐落济南市章丘区双山大街的三涧溪,便是“和美村庄”的“代言村”之一。
直播截图
上一年5月,以三涧溪村为故事原型的电视剧《三泉溪暖》,在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热播,深受观众好评。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后来在承受采访时说:“这部剧成了三涧溪村头号热烈的大事,故事将乡味、乡情、情面、亲情结合在一起,传递了底层党员干部的正能量,还让全国观众了解了章丘铁锅、贡米、龙山黑陶。”
如果说一切的走红都有迹可循,那么“好戏”便是调查山东打造村庄复兴齐鲁样板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不论是黄河滩区,仍是沂蒙老区,不论是田间地头,仍是村口树下,全省16市136个县,千村千面千种风情,各个都有拿得出手的好戏——工业兴隆有好戏、生态宜居有好戏、乡风文明有好戏、管理有用有好戏、生活富裕有好戏。新时代的村庄,精彩出现,好戏连台。
全体宣推活动发动典礼上,主持人现场视频连线泰安东平湖上捕鱼的渔民。渔民说,在东平湖捕鱼就跟“开盲盒”相同,捕获什么鱼种、一网多少条、最大多少斤,都得等捞上来才干知道。就在9月初,东平湖正式开渔,渔民满载而回,本年的“鱼王”是一条重达41.6斤的鲢鱼。这儿的乡民因渔而生,向水而兴,找到了工业复兴的路子。
既要腰包鼓起来,还要生态美起来。连线的记者走进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百花峪村沂蒙书舍,镜头中,除了一排排的图书外,书舍的桌子上还摆放着极具沂蒙特征的虎头鞋、虎头帽、草编等非遗文明产品。百花峪的乡民们期望,依托蒙阴县这处天然的“生态绿肺”,将自己的家园打造成为江北甚至全国出名的百花园。
红红火火的村庄复兴路上,人才复兴是要害和柱石。第三路视频连线,记者来到德州市平原县鲁旺农场,只见占地500亩的玉米田里,5架植保无人机正在一起作业。“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要懂科技与“狠活”。农场主何石宝说:“今日初次投入使用的无人机有可见光和多光谱摄像机,能够实时捕获玉米长势状况。经过测算,估计这块地均匀亩产能到达900公斤,产值将比上一年添加几十斤。”
活动现场,来自菏泽市巨野县的农人画家徐凤秋,带来一幅她精心画了两个多月的牡丹画。“朵朵牡丹丰满艳丽,涵义着国富民强。”徐凤秋介绍:“到现在,咱们免费训练了农人画家6000余人,带动工作7000余人,其中有100多人都是残疾人,咱们每个月的均匀收入能到达3000元至5000元。”现在,巨野写意牡丹画作为第五批山东省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已经成为山东特征文明的一张手刺。
舞台上锣鼓喧天秧歌红,舞台下三涧溪乡民的脸上欢天喜地。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泄漏打造“网红村”的诀窍,“用党风转村风,用村风促民俗,用民俗带动家风,村庄复兴需求的是精气神,需求的是底层党安排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需求真实走进大众中,与大众心连心。”
说到底,村庄复兴,农人是主角。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山东以“咱们的我国梦——文明进万家”为主题,以大众性小戏小剧表演为要点内容,在全省各地安排举行了3700余场“村晚”,参加大众到达210多万人次,山东11地的“村晚”还被评为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
有人说,“村”是“村晚”的魂灵,魅力在于“土”,难点也在于“土”。现在,人们对“土味”的了解早已发生了改变。看过“村晚”,总有人感叹:台上老大众的那种状况,便是自己对村庄生活了解的回忆,这是由内而外流动的憨厚的高兴。“土”是年味,是乡土味、田园味,也是文明味,是原汁原味的村庄故事,是久别的质朴乡愁,更是大众对乡土文明发自内心的酷爱。
从本年9月开端,山东全省村庄将常态化举行“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农人大众特征活动。逛黄河大集,看山东好戏,品山东手造……经过系列活动充沛展示村庄新面貌,出现农人新风貌,描绘山东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的新图景。
好戏开演前都是需求衬托、预演的,而山东在打造村庄复兴齐鲁样板这出“好戏”上,锲而不舍,积储力气,体系推动,只为把“好戏”传得更远,把齐鲁样板的经历挖得更深。